Web2.0 可以说是“平台互联网”。2018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10名,平台型企业占据8席,这几年发展最快的一些创业公司,例如美团,滴滴等企业,也都是平台公司,可以说我们当前处于一个平台吞食整个世界的时代。本节中来聊一下什么是平台,平台具体带来了什么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什么叫做平台?
先说说什么叫做平台。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平台是一个第三方的角色,你要卖货,我要买,那么我们双方都不是平台,淘宝才是平台。抽象一些来说
引发双方或者多方进行交互的组织,就是平台。
这里”交互“可以指商品交易,也可以是社交互动。广义的平台是自古就有的,例如一个农贸市场就是一个平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协调参与方的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平台的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本书中的平台指的就是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例如知乎,B 站,微信,淘宝,滴滴,美团。对应的有我们常常提到的各种平台类型,例如内容平台,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出行平台等等。注意,微信和淘宝分别是腾讯和阿里的 App 的名字,但是后面我们会详细提到,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提供功能,而是提供信任,所以起码在当前 Web2.0 条件下,平台的实质不是 App 而是 App 背后的可以提供信任的公司。
这就是平台的基本含义了。
平台提供了什么?
那么互联网平台公司,到底给经济活动提供了哪些价值,导致 Web2.0 无法离开平台运行呢?
第一,信息。平台最直接的作用是提供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快速促成交互。比如,我想买一双鞋,就可以到淘宝上看看,因为上面服装类的商品很多。早上我要打车,就会打开滴滴,因为上面汇聚了很多车。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之所以变得非常强大,很大程度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递的零成本化。有人说淘宝的本质是卖图片的。的确,淘宝自己是不卖衣服的,只是展示衣服的图片,衣服都是属于各个入驻的商家的。
第二,信任。信任是平台上进行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Web3.0 时代,我们期待用数学的可验证的方式去尽量摆脱信任,但是起码在当前 Web2.0 时代,信任的本质还是信任一群人。所以说,Web3.0 时代的平台是代码,但是 Web2.0 时代的平台是公司。我们之所以能相信一群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本质上是因为平台是第三方,没有直接为某个参与方作弊的动机。淘宝购物,有支付宝作为第三方进行货款的支付,我们就可以相信交易是足够安全的。
第三,游戏规则。其实正是由于有了前两点,才使得第三点成为可能。第一点,信息,提供了效率,第二点,信任,提供了保证。所以可以说,平台的最本质的特点是,为各方提供高效和可信的游戏规则。平台提供了透明的游戏规则,让市场摩擦降低,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有了滴滴,我打车就不用跟司机砍价了,因为平台都规定好了。
所以,粗略来讲,平台提供了信息,信任和规则三样价值。但是仔细考虑,平台提供的价值,尤其是信任的价值还有各个维度的,这里不展开。
未来方向
平台这么好,那为何 Web3.0 时代要去中心化,消灭平台呢?未来,平台提供的这些价值,应该怎么样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呢?
先来聊聊平台有什么罪恶。第一,是中介费用昂贵。平台一旦垄断地位确立之后,就有可能会店大欺客,不去提高服务质量,但是一样可以收高额的中介费。第二,占有用户数据。数据是用户生成的,理应由用户拥有,但是平台占有数据,既侵犯了用户隐私,也让用户丧失了通过数据获利的机会。第三,是数据孤岛。各大平台之间也有竞争,各自把持者自己的数据,让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呢?比如第三点,数据孤岛问题,未来的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大平台吃小平台,形成全能型平台,这也不是天方夜谭,亚马逊明显就有这个趋势。但是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垄断,太多权力交到一个公司手里,似乎不合理。正确的解决方式是先解决第二个问题:让用户持有自己的数据。这样,大平台不拥有数据,竞争就可以被激活,所以第一点,手续费就可以降低。第三点,数据孤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大家可以去用户那里购买数据。
Web3.0 的历史使命是限制住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无限膨胀的权力,但是要跟公司一样可以构建秩序。平台带来的最核心的价值是游戏规则,或者说是秩序。Web3.0 把信任之根从一群人变成相信数学。Web2.0 时代,平台的数据库我们看不见,所以经济活动基于的是盲目的信任,而 Web3.0 是提供了更多”事实“的互联网,让一切尽可能变得数学上”可验证“。
Web3.0 的去信任是一个过程。只要能够充分的保证用户的数据权益,可以保留平台的存在。很多时候,可信第三方是一个高效而且无害的存在。例如,Alice 要给就业单位证明自己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是让哈佛大学签署一份证书,这里,哈佛大学是一个可信第三方的角色。另外一个思路是 PGP 的 Web Of Trust 思路,也就是让多个目前的哈佛校友或者教授共同签署一份证书。而前者是高效的,而且也是基本无害的。如果平台公司能够保证用户的数据所有权,通过服务质量,而不是侵犯用户隐私或者垄断来牟利,那么也可以让平台继续存在。例如,没有了谷歌,如何用去中心的方式“下载全世界”实现高速搜索呢?不是不可能,但是会很难。所以,去中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趋势,不是也不用一步到位。
所以,未来的方向是一步步的用去中心化技术去替代平台,但是在保证用户拥有数据的前提下,这个过程可以分步骤进行。
结论
总结一下。平台是促成双方或者多方交互的组织。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主要是指互联网平台公司。平台提供数据,信任和游戏规则,给经济活动带来了秩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如何在不丧失秩序的前提下,用去中心化技术逐步替代平台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