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去舅舅家里,见到了大表哥,我从小的偶像。还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表哥借给我一本书,上面有很多关于“通才教育”,“大师培养”的文章,当时读完很震撼,让我有了终身“志于学”的冲动。大师,我的理解就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终身的热爱,同时对社会责任有所怀抱和担当的人。如今表哥已经四十多岁,我也三十出头了,大家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彼此很少问候。谈话时,屋子里人很多,但在孤独和无奈中,我只看到长者的白发。分别时分,表哥送我们到门口,我突兀的说了一句:我还在追求我的大师梦。一阵冷风吹过,心里是一阵的落魄和悲凉,我看到表哥眼角的鱼尾纹,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
忠于你年少时的梦想。又是一年春来到,恰好可以梳理一下过往。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今天这些文字可是说是我的“言志篇”,说说我从哪来,我要去哪。
我家祖上半耕半读,像村子里的所有人一样,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祖父给他的前四个孙子起名的时候,引用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我排行在三,所以我的名字是“忠”。我自己比较幸运的是,从没有被家里强迫读儒家。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自己在小书摊上买《论语》自己看,后来上初中,功课很紧,妈妈让大表哥给我买一些能提高考试成绩的参考书。很有意思的是,表哥带回来的却是一些儒家的启蒙读物《三百千》。“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内容多少助长了一些我自己性格中的假大空的成分,但是总体上我觉得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浩然之气”,是有帮助的。同时,我自己虽然一直歇斯底里的喜欢儒家,但是并不妨碍我也同样热爱西方的自由民主。
博学而无所取才,是不能找到好工作的。到了大学,大家都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职业发展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这一点上来讲,我的本科是迷茫的。我感觉大学里的专业方向就是要把人变成机器,训成奴才,所以我决心即使将来要饭,也不会走这条路。受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忽悠,据说学英语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所以我就拼命的学英语。到毕业了才发现,原来只有英语技能是找不到工作的,所以又来北京读研。
英语学习让我受西方的个人主义的影响比较大,加上我小时后培养的那些“浩然之气”,使得自己变得的孤芳自赏,浑身是刺。官僚体制面前,朋友们觉得还可以忍,我自己却已经暴跳如雷。恰好在此时,我接触到了互联网(大学时,我以抵制上网为荣)和编程。互联网上那些程序大师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互联网的文化是自由开放和个人崛起。所以我很幸运,从 06 年开始学习编程,之后每年对编程的兴趣都有增无减。
从此,我再也不是没有家的孩子,因为我找到了一个专业方向,可以不断耕耘下去。我觉得我对大师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我自己能热爱一个领域,保持创作的冲动很多年,那我就是大师了。冯小刚是大师,赵本山也是大师。乔布斯是产品创作的大师,但是企业管理方面他只是个普通人。大师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会压制他人,而会去启发他人,所以很多大企业主在我看来都不配社会给他们的大师头衔。
具体说说 IT 业内的大师。国外的多如白菜,国内我只服一个人,就是马云。理解”因小而美“才是真正做互联网的,虽然马云不写程序。我的感觉,现在国内缺的大师是这种人:首先,他要自己会编程,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编程能力跟美国的大师们看齐;第二,英文要足够好,要理解东西方文化,随时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美国那边对接。这两点是必选项,然后在加上下面的一个可选项就行了:NO.1 自己有创业能力,能够做出产品,改变世界,类似于 Ycombinator 的 PG 先生,或是 RubyonRails 的 DHH 先生;NO.2 对经纶事务没有兴趣,但是能够创作出美丽的作品,可以激发年轻人的审美和创造冲动的人。
30 岁生日过后的那几天,我自己写过这样的话:人生的前30年,我为自己的后30年而奋斗,现在到了人生的后半段,我要为不辜负自己的前30年而奋斗。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
欢迎所有朋友加我微信:happypeter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