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社会自动化

前几天跑步的时候,遇到一位企业家朋友,他问我区块链为何突然如此受重视。我说,一项技术之所以能带来革命,肯定是因为它做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火车之所以革命,是因为地球上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体量的地面运输工具,飞机之所以革命,是因为飞机能飞。那么区块链到底做到了什么呢?

数据公有

先给出答案,然后慢慢解释。区块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数据公有,“数据公有”这四个字我自己思考了很久,可能不够准确而且容易误解,但是 Peter 觉得这四个字是最能传递我想要表达的意思的。

先说说什么是数据公有。人类最早的数据可能就是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们用楔形文字写成的账目了,从那时候开始,数据的安全都完全基于数据的私有,因为私有,才有唯一的记账人,数据才不会混乱,因为私有,才能用大铁门大铁锁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是这样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数据是你的,如果你自己偷偷改一下数据,是没有人知道的。所以说,企业的数据最多就是企业内可信,全社会共同认为的真正安全的数据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数据公有是一件从来没有被实现过的事情。值得特别提一下,公有的数据并不意味这数据是完全透明公开的,区块链对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非常擅长,但是这个角度不是我们本文的重点。

没有数据公有,社会协作就只能依赖于对第三方的信任。全社会范围的协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例如货币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但是这并不是基于数据是可信的,而是基于我们对银行的信任。信任,在区块链语境下是个绝对的贬义词,可以说信任是系统设计的最大漏洞。我给你一块钱,实际上是没有一个你和我之间公认的数据的记录的,交易可以达成,完全是因为有一个第三方的老大在。有人可能说,老大那里有数据啊,怎么能说没有数据呢?但是实际情况是,老大的数据咱们谁也没见过,谁也没有权力查账验证,什么叫信任,就是去相信你根本没办法去验证的东西。银行为啥都盖那么高的楼呢?其实就是为了构建咱们老百姓对它的信任,多么荒谬的事情。

有了公有数据,社会协作就可以”去信任化“。2014年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说比特币核心的技术突破就是实现了价值传递。我有一个比特币,给你了,我就没有了。所以比特币实现了一个不依赖于第三方的价值传递协议。但是其实仔细想想,所谓传递,所谓技术突破,其实底层就是因为区块链带给人们的是数据的公有,数据就在那里,比特币就是一个大账本,上面记录了你多了一块钱,我少了一块钱,只要数据是公有且安全的,这个过程真的不需要第三方,也无需信任。这就是区块链带来的“去信任化”。

到这里,什么是数据公有,数据公有有何意义,就说清楚了。

社会自动化

下面我们来说社会自动化。Peter 本科时学自动化的。工业上的自动化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什么是社会自动化呢?

社会自动化,是 Peter 脑子里面突然冒出来的一个词。有意思的是,工业自动化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工业流程靠机器完成,无人参与。社会的本质就是你和我连接成的一个网络啊,那么社会自动化难不成也是让社会无人参与么?这个当然不是,但是自动化的意思没有变,依然是“去人为干预”,或者说把社会上人跟人交易的流程靠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社会自动化,这里给出一个定义就是:陌生人之间在无需信任对方或者第三方的条件下来进行交易。

社会自动化,离不开公有数据。熟悉区块链的朋友都知道智能合约的概念。智能合约就是无人干预的代码化合约,一旦启动,到时候会自动执行。但是智能合约要想运行,根本上还是要有公有数据作为基础。当然,没有区块链和公有数据之前,数据由企业私有,也能实现一些智能合约,例如,我们用支付宝账号扫码一辆单车,半个小时候,自动扣费,无人干预,所以这就是一个智能合约了。但是,实际上只有智能合约遇到区块链,或者说智能合约真正拥有的公有数据之后,才能发挥出智能合约的真正威力。马克安德森说过,软件吃世界。随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全社会之间的协作越来越紧密,要是什么事都得强行信任对方,或者去找第三方公正,那么社会效率是很难提升的。所以说社会自动化,离不开区块链,离不开公有数据。

这就是 Peter 对社会自动化这个概念的理解了。

区块链为啥迟迟落不了地

区块链这么牛,那么为啥迟迟落不了地呢?所以最后一部分,来聊聊区块链落地的一些必要条件。

第一个,要有完善的数字身份系统。注意,这里的身份认证也要是去中心化的,而且是信息充分的。目前已经发展的非常恐怖的事情就是,类似于腾讯和支付宝这样的公司,已经持有了”虚拟的我“。什么是虚拟的我呢?其实就是我的数据的集合。我的姓名,我的出行路线,我的穿衣习惯,我的蚂蚁信用分以及消费记录。这些所有的数据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我”,他甚至比我自己更懂我我。未来的社会,非常有必要的一点是,我要拥有虚拟的我,而不是由一个商业公司拥有。目前,已经有很多区块链创业公司在努力创建数字身份系统了,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去给每个人确定身份。每个人的数字身份有了,才可能在数字世界中去做交易。

第二个,真实世界的数据要能诚实的转化到数字世界。例如,我们定一个智能合约来打赌,如果明天下雨,我输给你一块钱,否则,你输给我。那么下雨这个事情,如何可信的进入数字空间呢?没有权威机构参与,没有信任,如何去中心化的实现这个问题呢?区块链领域有个“预言机”的概念,是专门针对解决这一点的。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随着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数字化,真实世界的数据来源可以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交叉验证就会越来越方便,数字世界获得的数据的可信度也会越来越高。

最后一个,代币生态需要发展。没有币,区块链就没有激励了,维护区块链的人没有经济回报,区块链也就自动死掉了。当然区块链也可以被私人企业控制,有私人企业出资维护,这也就是私有链,或者被几个企业共同控制,也就是所谓的联盟链。如果法律层面上不让发币,基本就意味着,个人的数据依然要交到私人企业或者企业联盟手里。没有币,就不可能有公有的链,没有公有的链,就没有数据公有。所以关于币的监管和法律定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总之,区块链不是不牛,而是需要很多条件成熟起来才能真正造福社会。

总结

关于区块链和社会自动化讨论就是这些了。Peter 想要强调的就是一个点,区块链带来的是“数据公有”。公有的数据,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可信的数据。有了坚实的数据基石,上层各种代码带来的自动化手段才可以开展。也正是由于有了可信数据,社会上人和人之间不必再有猜忌和摩擦,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也可以直接达成,而无需首先建立信任,于是社会自动化才成为可能。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