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人口世界城


又是一篇典型的《 Peter 大预言》文。十来年前,我预言“中国5亿人学编程”,这几天看到 SOHO 的潘石屹都在考 Python 证书,我觉得这个预言基本算实现了。五年前我预言“人人皆自媒体”,现在 B 站和直播带货火成这样,基本也实现了。前天我预言“人人皆 VC ”,今天又是一个大预言,未来30年,会出现

50亿人口世界城

这意味着全球主要人口会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城中。我自己是个程序员,不懂政治,不懂经济,我是从网络效应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的。

为何人口会聚集到一个城市?

最近二十年,人口向大城市,尤其是超级大城市的聚集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最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城形成的可能。那么为何人口会向大城市聚集呢?我自己觉得原因可能没那么复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口的聚集会带来网络效应,从而带来财富的增长。

在我的世界观里,财富的本质是网络。金子躺在地下,农产品烂在山里,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物质只有在网络中流通,才是财富。网络连接越强越密,财富也就越多。举个例子,一个人在农村开一个小超市,每天只能服务几十人,但是开在北京上海,每天就能服务上千人。这个人的劳动能力并没有提升,但是带来的社会财富却增加了几十倍,这就是人口聚集带来的财富效应。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是互联网公司的马太效应,未来我觉得城市竞争的马太效应也会体现出来。互联网公司是运送比特,或者说是信息的,而城市的规模化,是为了让运送原子变得低成本。我目前粉特斯拉的新能源战略,相信有太阳这个巨大的免费能量源在,未来能源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但是总之很难想象物资运输成本会降到零,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家尽量住近些,所以说人口会向大城市聚集。而一个大城市越大,网络节点就越多,节点连接的可能性就越大,马太效应明显,所以我觉得世界上可能最终只会剩下一个城市。

总之,我觉得世界上人口最终会聚集到一个城市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会追求原子移动成本的最低化。

城市之外

如果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城市了,那么城市之外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是城市周边地区。就近应该是水库,农业保证区域,光伏电网,等等这些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最近发现垂直农业这个概念很有意思,说不定未来世界城自己在市内种的粮食就够吃了。但是另外一种可能性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农业也是世界城的一部分,产业穿插进城市,可以防止部分地区成为睡城,增加通勤时间。而像农业这样的产业穿插进城市,还可以改善环境,并且让人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一个程序员可以下班后去收拾一下自己的菜地。

然后世界的其他地方,都会根据自然资源去设置公司管理。例如“张家界旅游管理公司”,”东三省农业管理公司“,”戈壁化工集团“,这些地区可能不用建设城市了,只需要建设强大的连接世界城的交通系统。如果 AI 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公司未来可能都不会有人类值守了,所以世界城之外的其他地方可能没有本地居民,只有游客。

总有一些人可能会居住在世界城之外,具体为啥我就不知道了。

克服大城市病

从很多年前开始,人们就都说北京是”首堵“,堵车太严重了,也有人说北京的水资源要撑不住了,所以可能有一派观点会认为,城市更像个有机体,太大了就会崩溃。但是我现在觉得,反而是大城市能够更好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所谓的大城市病是可以克服的。

先说环境问题,我这里只是瞄准两个: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汽车尾气污染,可以用新能源汽车解决,这个已经处于进行时了,其他类型的污染也一样可以用放弃化石能源,改用新能源智慧电网来解决。再说到垃圾问题。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到北京的时候,走到一些比较偏的地方,发现臭水沟真的很多,垃圾也很多。但是现在发现北京越来越干净了,为啥呢?因为垃圾处理越来越专业了,我曾经路过一些市内的垃圾转运站,十米之外居然几乎没有异味,大门洗的比我家镜子还干净。城市越大,垃圾处理就可以越专业,就比如,现在的城市垃圾应该还是通过卡车运输,而在世界城中,就可以建设专业的垃圾自动化运输隧道,以及分解和再利用的基础设施,这些东西在小城市是很难搞的,规模起来了才能分摊成本。

堵车问题也会变得不成问题。首先是自动驾驶,可以让违章和事故率降为零,而且车和车之间距离一米也可以放心的高速行驶,道路的负载能力会大幅提升。另外,城市大脑的统一调度系统也很关键。比如,我想从西直门开车到崇文门,肯定会选择最近而且最不堵的那条路走,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条最不堵的路,等大家开到了,可能就变成最堵的。这个问题是不能通过人的自觉或者车本身的自动驾驶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有调度权力的城市大脑。

世界城生活成本更低,所以人们会愿意生活在这里,但是如果房价很高,那么成本不是又上去了吗?科技的本质永远是让好东西变得更便宜,房子也不例外。世界城一定是土地供应量稀缺的吗?不一定啊。比如,我家乡华北平原,千里平川,建一个城市,全球人住完全够用。城市中心可以修成中央公园,城市按照环形修建,各个关键区域之间用马斯克的 Boring 隧道或者真空轨道地铁连接,即使城市方圆千里,也可以保证大多数区域都可以在二十分钟内到达。总之,土地供应量足够,建设多中心城市,房价就没有太高的理由了。另外,自动驾驶发展起来,城市居住空间变成流动的,稀缺地段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

总之,我认为城市可以变得很大。

总结

好了,关于50亿人口的世界城,就聊这些了。肯定有很多角度我是没有考虑到的,我只是觉得上面这些想法挺有意思的,所以想跟你分享一下。从这些内容中,你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对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这些概念的神往,对高科技的信任,对人类融合的乐观。如果你觉得本文很片面,那你肯定是对的,世界永远是执两用中的,但是通过一个正确的极端化的模型往往能把握住底层的实质性规律的一个方面,这对咱们自己的投资肯定是有指引作用的。


欢迎所有朋友加我微信:happypeter1983